
雖然美國最後都不敵巴西隊
但她們可以拿下銀牌
何止不錯,簡直超標完成
從下面郎平的訪問來看
她能夠把一隊鬆散的美國隊打造成銀牌隊
真也不簡單
最喜歡是最後一段
朗平談的美國運動員文化
*南方周末訪問朗平: *
在美國運動員更強調個人的興趣和樂趣,即使打奧運會,就連想把全體運動員集中 起來都非常困難。她們在各自的州訓練,有各自的安排,北京奧運會開始前2個多 月,我的隊員還是不齊。哎,愁得慌。
這次去三藩市傳遞火炬,不少人也為我的安全問題擔心。我們頭兒比爾(美國排協 主席)一天一個電話打給我,甚至勸我如果擔心安全可以棄權,不必勉強自己。我 讓他放心,如果誰來搶火炬,我是誰啊!“鐵榔頭”,我拿火炬掄他!
美國姑娘們似乎更享受生活的豐富多彩,排球不是她們生活的全部夢想。在這種隨 性自然的心態中,美國姑娘處理排球時富於創造性,常有神來之筆。
南方週末:郎指導,你覺得作為美國女排主教練,是你改變了美國隊還是美國隊改 變了你?
郎平:不同的文化使得執教美國隊和執教中國隊有很大不同。美國人認為我給美國 隊注入了更多的亞洲元素,比如在打法上更細膩,作風更嚴謹。但從我內心來說, 應該說是美國隊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。
美國隊隊員文化程度都很高,並且學習速度很快,我很尊重她們思考問題的方式。 美國姑娘們很放鬆的心態,為興趣而打球的狀態影響了我,讓我繃得很緊的神經也 放鬆不少。她們似乎更享受生活的豐富多彩,排球不是她們生活的全部夢想。
剛開始我對她們的心態不很理解,因為我一直是挺較勁地在打球,每一分都在拼, 是一種非抓住勝利不可的心態。當我作為一個外來者,浸入了這一種有歷史而又被 大多數人認同的國家體育文化中,我想使勁改變她們,但是她們的文化勢能比我更 強大,所以只能換個角度去理解她們,所以說美國隊改變了我。現在我可以欣賞她 們這種非職業的輕鬆心態。就像彈簧的力量來自於能保持柔韌的彈性一樣,我不得 不說,美國姑娘在隨性自然的心態中,處理排球時富於創造性,常有神來之筆。
郎平:我帶美國隊開始時,說實話非常不適應。因為在國內,教練有比較大的權 威,隊伍非常整齊,各項訓練配套都很有保障。但在美國完全不是這樣,她們更強 調個人的興趣,難免顯得自由鬆散。即使打奧運會,我作為國家隊教練,就連想把 全體運動員集中起來都非常困難——她們在各州訓練,有各自的安排,你也很難按計 劃調度她們。
北京奧運會開始前2個多月,我的隊員還是不齊。有個主力去做手術,奧運會也參 加不了;還有兩個主力是傷患,到大獎賽時能不能打都不知道。哎,愁得慌。這種 實際條件逼得我拋掉依賴計畫的習慣,考驗我隨時隨地根據隊伍的變化調整訓練思 路。你不能指望遊刃有餘的深思熟慮,沒這個條件。現實條件隨時在變化,不到最 後一分鐘你沒法作決定。
我們經歷了很長的磨合期。她們都很有想法,強調自己的狀態。有時我批評她們比 賽不到位,她們會用“不在狀態”來回應。當時比較鬱悶,在中國比賽,你很難以 “不在狀態”來作為成績差的藉口,狀態好不好你都要拿下。你不允許自己放鬆,全 國人民的眼睛都盯著你,強大的國家榮譽感需要你的成功去支撐,不能動不動就鬧 情緒。
( )